close
  將傳奇CULT片「THE ROOM」的拍攝過程拍成電影的電影。

  CULT片這種東西,客觀來說就是超級大爛片,一個人在家看會非常受不了,但若是一群人在戲院一起看,反而會因為集體吐槽而產生一種非常特殊且愉悅的觀影經驗,最近台灣的「台北物語」就能算是CULT片代表。
  CULT片的誕生無法複製,沒有導演會為了拍CULT片而拍,世界上的爛片多到難以計算,但能成為CULT片的電影寥寥可數,這是許多影迷當時會願意推薦大家去電影院看台北物語的原因。又譬如最近在中國很火紅的爛片「純潔心靈 築夢演藝圈」就只是單純的爛片而已,不是CULT片,一部爛片要成為CULT片,真的不容易。

  大災難家的故事其實蠻勵志的,兩個企圖想要在好萊屋闖出一片天的菜鳥演員,遇上了許多挫折,無數次的試鏡失敗,甚至最後連試鏡的機會都沒有,於是主角TOMMY就決定既然想要演電影,不如就自己拍!

  嗯這真是我跟許多抱有電影夢的人的夢想啊,自己拍電影!不用擔心試鏡不會上,不用擔心劇本被打槍,不用擔心各種雞雞歪歪的事讓你沒有表現的機會,真是太爽啦!

  問題是錢呢?拍電影就是一直燒錢,The Room誕生的故事最奇幻的一點就是,這部爛片整整花了將近美金六百萬(台幣一億八千萬啊我操!),Tommy竟然有辦法自掏腰包拿出美金六百萬拍完這部電影!
  雖然會花到六百萬美金,跟他毫無金錢控管能力以及美國的高額工資有關(相信我,這種電影給台灣獨立製片人拍,台幣六百萬都不用,給趙德胤拍大概六十萬就搞定),但終究是一位擁有莫名巨額財富的怪人,至今沒有人知道這些錢到底打哪來的,總之一般人光有熱誠也沒辦法複製這種瘋狂的行徑。

  但顯然Tommy對電影製作毫無概念,寫一部自己覺得很屌的劇本,很認真的拍完,結果卻一蹋糊塗...台北物語也是如此欸ㄏㄏ。
    不過The Room在技術層面上沒太大問題,台北物語在技術層面也是一場災難,咱們的大影評兼台灣傳奇cult片導演黃英雄應該才是真。大災難家。

  The Room的電影拍攝的過程算是本片的重頭戲,沒待過片場的人可以一窺拍片現場的氛圍,有待過片場的電影工作者,也可以一窺爛片都是怎樣拍出來的。不過其實電影這種東西,劇本失敗就注定失敗了。

  印象比較深的對話,是一位老奶奶演員在休息的時候,被問出她原來每天早上五點就要出門,才能來這拍片,問她為什麼願意做出如此犧牲,她的回答的那句對白我沒辦法完整的寫出來,大意就是「拍片時無論經歷再怎麼痛苦的時光,都比去外面工作好」,真是心有戚戚焉啊,自己去恆春拍電影的那幾個月,即便到後面確實相當辛苦,拍到喉嚨發炎、日夜顛倒,但回想起來那段日子依然是非常幸福跟愉悅。(本人在那之後就沒有再踏入片場工作)

  最後電影進行首映,大螢幕上上演一部廢到讓全場觀眾爆笑的電影,導演Tommy一開始顯得很難為情,但最後似乎也接受了全場觀眾的喝采,這種當CULT片導演的心情真的非常複雜跟難以想像,觀眾們其實真的是打從心底給你掌聲,但卻是因為你拍的電影爛到極點。

  勵志的是,真的只要專心想做好一件事,全宇宙都會來幫助你,想想Tommy最初想要的是什麼?不就是拍電影、當演員、成名嗎?雖然不知道他到底哪來的錢可以拍電影,但總之他也是經歷了痛苦的拍片過程,也是硬著頭皮完成了一部作品,最終也達到他想要的目標了。

  拍出CULT片也是大勝什麼都拍不出來的人啊!

  五顆星推薦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ewi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